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素以“中国阳澄湖大闸蟹之乡”而闻名,这里约有3700户大闸蟹养殖户和近3万名相关从业人员,年产值近40亿元。然而,近年来,一些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如“过水蟹”和“洗澡蟹”频繁出现,以外地大闸蟹冒充阳澄湖大闸蟹的现象引发了消费纠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城镇阳澄湖蟹业协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为了解决大闸蟹产业中的不诚信经营问题,巴城镇阳澄湖蟹业协会领导带队深入养殖村、大闸蟹市场和餐饮店进行调研,对当地的经营者进行法律培训. 同时,他们还推动了经营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并完善了大闸蟹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蟹卡预售和投诉处理等制度. 此外,他们还实施了阳澄湖大闸蟹信用信息数据标准化工程,建立了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等机制.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阳澄湖大闸蟹的投诉量同比下降了50%以上.
江苏苏南地区一些市县积极探索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机制,旨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以苏州市为例,该市的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需求很迫切,这促使政府加大了依法行政的力度. 早在2021年,张家港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了《推进企业合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成立了市企业合规监管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市企业合规建设。该市司法局牵头执法部门还编制了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为企业提供自查依据. 随后,张家港市还发布了一批批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对高频违法行为进行预警. 目前,已发布了21个领域319个合规指导事项。
苏南地区的这些探索不仅是为了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还有助于厘清执法权力边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探索中,各地汲取了基层的经验和思考. 例如,执法监督管理系统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推进全市企业合规建设工作的决定》和《张家港市企业合规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将企业合规建设纳入人大常态化监督范畴. 这一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阳澄湖大闸蟹的诚信经营和苏南地区的企业行政合规探索都是当前江苏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典型实践. 通过加强法律培训、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和完善行政合规指导清单等措施,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优势得以继续保持. 同时,企业行政合规指导的推行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